返回顶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漫域联播>资讯>国内

国漫发展还差了“哪一口气”

2021年08月13日09:08:17 作者:兔美来源:解放日报责编:脸姐

国漫的“短板”就快被写在脸上了。从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带出“国漫崛起”的话题开始,就有人不断提醒,国产动画技术已经“不差钱”,“讲好中国故事”才是王道。

不打破圈层,如何出海

国漫有“神话”,更要有“未来”。这是彩条屋打出“首部科幻动画”旗号的《冲出地球》在定档时的豪言壮志,然而,不久前该片匆匆撤档,为国漫在科幻领域的拓展画上问号。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改编自豆瓣评分9.5分的动漫剧集《星游记》,“首部科幻动画”的底气来自高口碑原作的粉丝积累。彩条屋对其定位是“国风科幻”,科幻之上,仍有国风,让这部开拓式作品似乎上了双保险。

《新神榜:哪吒重生》

对于国漫来说,传统神话是个重要的保护色。《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的故事、场景已经足够现代,但仍然离不开传统神话IP的壳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内核和人物关系与《封神演义》几乎是反着来的,但仍然要借古人的酒杯。

国漫总在神话题材里打转,与市场有重要关系。此前,原创动画《魁拔》三部曲尽管有不错的品质,但票房接连惨败。其中有“生不逢时”的因素,但也有人指出,缺乏IP积累直接推出动画电影,让这样的作品很难一下子找到观众。

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同样是原创动画,但在推出电影之前,都有动画剧集的长期铺垫,逐步培育IP打开市场。把自身定位为“动漫公司”的米哈游在开发游戏产品时,会根据开发成本的高低先做小说、漫画、短片动画,为最后的游戏成品不断试错。比如小说中安排的新角色如果人气高,会同步到漫画里面开发剧情;如果用户不喜欢,就会在下一个章节中死亡。漫画中受欢迎的美术风格、人物形象等,再进入动画里接受用户反馈,以此确保进入游戏产品的角色符合市场需求。

对于动画电影而言,缺乏原著小说、短片动画的“试错”成本,会让整部电影的票房成败显得孤注一掷。而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的国漫电影,相当于跳过了小说阶段的试错,并且拥有了数亿观众的IP积累。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某种惰性,比如《白蛇2:青蛇劫起》直接把《白蛇传》的故事当作影片的潜文本,对小白、许仙、法海之间的纠葛没有详细展开,默认观众都有这种集体经验,而剧中主线叙事却另起炉灶,让影片带有一种同人文学的倾向。

《白蛇2:青蛇劫起》中,执念是重要因素,但电影中没有详细说明为何小青、小白之间会有执念,让观众感动的姐妹情,几分来自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几分来自既有经验的脑补,恐怕难以分清。同人式的神话IP改编可以省去人设铺垫,而且很多人物自带流量,但同样很容易把观影群体束缚在粉丝圈层内。确实,有大量为《白蛇2:青蛇劫起》N刷的观众,有人甚至想要看30遍。但为探索细节而多次观影可取,单纯为了“冲票房”则无必要。国漫可以有自来水,但不能只靠自来水。不打破圈层,国漫如何获得更大范围的观众,如何出海?

  • 漫域网公众号

  • 漫域国际微博

  • 三昧漫画APP

  • 三昧漫画公众号

  • 三昧漫画微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