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精灵宝可梦》官方宣布,剧场版动画《精灵宝可梦KOKO》将于2020年7月10日在日本上映。据悉,这部作品是《精灵宝可梦》第二十三部剧场版动画作品,将由矢岛哲生担任导演一职。
自1998年开始,日本几乎在每年的国内暑期档都会上映一部《精灵宝可梦》的剧场版动画,并且总能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那么是什么样的魅力让《精灵宝可梦》的剧场版动画在日本经久不衰呢?
为后续游戏角色创造登场机会 剧场版与TV版相辅相成同时前进
1997年,TV动画《精灵宝可梦》开播。随着收视率的不断攀升,官方决定每年再增拍一部剧场版动画,以此来为田尻智所设计的其它宝可梦角色创造登场机会,同时也是为未来相关衍生品的发售奠定宣传基础。
1998年7月18日,首部剧场版宝可梦动画《精灵宝可梦:超梦的逆袭》上映。任天堂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营销策略来吸引观众购票观影:通过购买影票到影院中观影的方式,观众不仅能在大银幕上见证小智和皮卡丘一起经历的全新冒险,获得绝佳的视听体验,还能凭电影票根获取到掌机游戏中的宝可梦角色数据。下面我们来对这一营销策略进行详细说明:
《精灵宝可梦》最初作为掌机游戏诞生,为了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获得足够的新鲜感,剧场版动画的冒险剧情大部分是基于掌机游戏的内容进行深度改编而来,舞台大多设置在日本以外的陆地、海洋和岛屿,登场的宝可梦都是新面孔,从未在TV动画中出现。
全新的冒险故事,加上大众未曾见过的新品种宝可梦,集这两大卖点于一身的剧场版动画一经上映即引发了日本影迷的观影热潮。首部剧场版《超梦的逆袭》在日本本土收获了75.4亿日元票房,这一纪录至今仍没有被后续作品打破。在这之后,每年上映一部《精灵宝可梦》剧场版便在日本成为一种惯例。
除以上提到的两大卖点外,剧场版动画还会随电影票根附赠掌机游戏中的宝可梦数据。观众需要到宝可梦游戏中心将电影票根兑换成领取码,再将领取码输入到掌机游戏中,以此来获得票根上附赠的宝可梦游戏角色。而在AR技术于《精灵宝可梦》掌机游戏中得到应用的今天,观众可以通过扫描电影票上的二维码,直接进入到游戏中的特定区域,来捕捉随票附赠的宝可梦。
在任天堂北美分公司的建议下,这种附赠宝可梦的宣传方式也在北美的各大影院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只要购票看电影就能获得不同品种的宝可梦,所以每当宝可梦的新剧场动画在北美上映,场面都会异常火爆。
《精灵宝可梦》多年来在北美市场输出的剧场版动画、TV动画、掌机游戏,已经让宝可梦在美国成为一种流行文化。2011年,任天堂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建立了宝可梦中心商店,其外形设计借鉴了大阪和东京的宝可梦中心,并以宝可梦系列游戏中的标志物“训练师中心”进行命名。
美国的宝可梦粉丝们也喜欢将宝可梦的头像喷绘在自己的汽车上,为自己的孩子选购皮卡丘的儿童套装。由此可见,宝可梦这个大洋彼岸来的小精灵已经成为部分美国民众娱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精灵宝可梦”本是一款普通的掌机游戏,在任天堂公司的策划布局下,通过剧场版动画、TV动画和掌机游戏间的IP联动,展现出自身的巨大商业价值。特别是利用电影票兑换宝可梦游戏角色的营销手段,更是让一众竞争对手们羡慕至极。
“精灵宝可梦”现已成为任天堂自“超级马里奥”之后全球第二畅销的游戏IP。快乐鸡相信,今后的《精灵宝可梦》剧场动画也会沿用此前为他们带来成功的运营模式,一方面用附赠游戏角色数据的方式来吸引玩家,一方面将潜在的影迷转化为新的宝可梦游戏玩家。